泉州市体育局关于印发泉州市体育行业常态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
2022-08-05 16:22 阅读人数:1

各县(市、区)文体旅局、晋江市体育局、泉州开发区社会事业局、泉州台商投资区教育文体旅游局,局机关各科室、各直属单位:

现将《泉州市体育行业常态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2022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泉州市体育局

                            202285

 

泉州市体育行业常态化新冠肺炎

疫情防控工作方案(2022版)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做好全市体育行业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福建省常态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第二版)》《泉州市常态化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第二版)》等相关文件规定,结合我市体育行业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目标

进一步强化底线思维、风险意识,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科学、分级分类”的工作原则,按照“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工作要求,落实“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工作措施,突出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因地因时因势制宜,压实“四方”责任,科学精准抓好疫情常态化疫情防控,突出“快、准、严、实、细”,及时处置各类疫情苗头,强化联防联控、群防群控,不断提高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综合治理水平,建立健全行业内常态化疫情防控长效机制,确保体育行业健康稳定高质量发展。

二、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全市体育场所(含各类体育场馆、健身服务场所及体育类培训机构)、体育赛事和体育部门下属训练单位的疫情防控工作。

三、总体要求

(一)提升思想认识。体育部门、各有关单位要充分认识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上来;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按照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的部署和要求,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要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克服各种侥幸、麻痹心理,决不能有任何松劲懈怠;要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持续抓紧抓实抓牢各项疫情防控措施。 

(二)压实“四方”责任。全面压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松劲心态,坚决守牢疫情防控的底线,坚决阻断疫情传播风险,切实把各项防控措施抓实抓细抓到位,确保体育行业安全平稳有序运营。从掌握基础信息到加强人员管理,从做好应急处置到防止漏管失控,确保“来源可溯、去向可追”,不断织密疫情防控“防护网”。

(三)强化监督检查。体育部门、各有关单位要按照“属地原则”“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对辖内和本单位所属的室内体育场馆、体育经营机构、体育线下培训机构等场所的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相关公共体育设施运营方应积极接受并主动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的督导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依法依规落实疫情防控责任。

四、防控措施

(一)体育场所

1.完善疫情防控方案。根据泉州市相关防疫政策规定,落实“一场所一方案”,包括防控工作小组、防疫措施、人员管控措施及应急预案等,设置临时隔离点。体育场所应成立应对突发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小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任组长,负责疫情防控工作。体育场所应提高疫情防控的能力,完善疫情防控措施和应急预案的实施细则,提高工作人员防疫意识和防范认知,强化公共安全卫生知识、消毒操作规程和疫情防控措施的培训。

2.加强入场人员管理。体育场所入口需张贴悬挂场所“张贴码”,入场人员进入时应当扫“张贴码”进行登记,落实入场人员戴口罩、测温、查验健康码和行程卡等措施,测量体温无异常,方可进入场所,确保入场人员可查询、可追溯。验码异常、拒绝接受体温测量及体温异常者,不得进入体育场所。

3.控制场内人员流量。加强体育场所巡查和人流动态监控,防止人员聚集。体育项目培训、健身辅导、团体操课等集体活动应在保证人员不聚集和保持安全距离的前提下,按照健身场地最小人均运动面积要求确定人员规模。应通过电话、微信、APP、小程序等预约方式进行客流限制,引导顾客分时段锻炼,避免人群聚集。

4.保持环境清洁卫生。一是加强通风换气。体育场所应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空调通风系统使用时,其卫生质量、运行管理、卫生学评价和清洗消毒等应符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WS394)、《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办公场所和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WS696)和《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规范》(WS/T396)的要求。如使用集中空调,应在开启前检查设备确保运行正常,确保新风取风口与排风口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对冷却塔等进行清洗,保持新风口清洁;加强对冷却水、冷凝水等卫生管理,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二是加强消毒。体育场所应按照防疫消毒要求,每天定时对公共设施设备及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如走廊、扶梯、座椅、公共卫生间及手经常触摸的地方等)进行清洁消毒,定期对健身场所、卫生间、公共淋浴间等进行消毒,做好记录。应及时清理垃圾,设置口罩专用垃圾收集箱。

5.加强从业人员管理。各体育场所要切实落实人员管理主体责任,应建立工作人员(含后勤、安保、保洁等)健康状况动态监测制度,督促员工积极接种疫苗、定期接受核酸检测。工作人员如出现发热(体温37.3℃)、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鼻塞、流涕、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可疑症状,及时引导其做好个人防护,到指定的发热门诊或定点医院进行就医排查。严格落实人员外出审批管理,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及有本土病例的城市;员工从省外入(返)泉的,要做好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测并第一时间进行核酸检测;对从中高风险地区入(返)泉人员落实医学观察和核酸检测等健康管理措施;要做好单位员工常态化下核酸检测“应检尽检”和“适时抽检”工作。体育场所所在县(市、区)内出现1例及以上本土感染者后,应及时组织完成一次全员核酸检测,后续根据检测结果及疫情扩散风险,每天至少20%的抽样比例且5天实现一次全覆盖或按照辖区检测要求开展核酸检测。

(二)赛事活动

1.压实赛事活动各方责任。按照“谁举办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一会一案”和“属地管理”等原则,应根据当地疫情防控有关规定和赛事活动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人员范围、规模、时长及食宿、交通等安排,强化参赛人员和工作人员个人防护、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三项措施,抓实会场、住宿、交通工具三个场景防控,同时做好应急处置各项准备。举办或承办重大活动的单位要学习借鉴北京冬奥会疫情防控“大环套小环,相互不交叉”闭环管理做法,科学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向当地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报批。

2. 建立风险评估机制。鉴于赛事可能同时存在低、中、高风险环节,各赛事活动主办方应针对不同风险环节进行综合评估。严格执行本级政府部门关于疫情防控的各项要求,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将各项疫情防控措施抓细抓实。赛事组织者要建立健全疫情防控指挥体系和工作机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排查风险隐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坚决防止各类体育赛事成为疫情传播扩散的渠道。

3.完善安全风险防控措施。赛事活动主办方应制订安全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并且根据疫情防控形势,适时修订完善方案,确保赛事防控方案和预案有效实施。对赛事活动的所有参与人员应进行风险评估和实名制管理,实行“健康码”绿码准入制度,做到核酸检测全覆盖,加强每日健康状况监测,并根据属地相关要求进行必要的申报或者登记。根据赛事活动规模、项目特点、人群密度,配备足够数量的医护人员和防护物资,对相关人员进行个人防护、消毒程序、测温登记、异常情况处置等培训。

4.建立健全“熔断”机制。各赛事主体应做好人员物资、临时观察场所等准备,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疫情风险能力和应急处突能力。要做好赛事活动突发事件应对,密切关注卫生健康和体育部门发出的预警信息。一旦发生疫情风险,及时启动“熔断”机制,确保有序可控。

(三)训练单位

1.加强单位人员管理。各训练单位要压实防控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两案九制”,抓紧抓实师生员工和第三方服务人员健康管理、晨午检、因病缺课追踪登记、复课证明查验、健康教育等防控措施。加强师生员工和第三方服务人员及其共同居住人员健康监测,掌握健康状况和行程动态,及时排除、报送和管理有关旅居史、接触史人员。严格落实外出请假报备制度,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倡导非必要不出市、不出省。按规范落实师生员工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和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应种尽种”。训练单位所在县(市、区)内出现1例及以上本土感染者后,应及时组织完成一次全员核酸检测,后续根据检测结果及疫情扩散风险,每天至少20%的抽样比例且5天实现一次全覆盖或按照辖区检测要求开展核酸检测。

2.强化校门出入管理。各训练单位要严格管控校外人员入校,按照“非必要、不进校,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入校人员资格审核。教职员工要积极配合入校登记,接受身份核验和体温检测,必要时出示健康码、行程卡、核酸检测结果证明。校内负责外出采购以及接受校外物流的工作人员要强化个人防护,按规定做好商品物流缓冲区物资管理工作,对外来物资配送和快递人员核查、登记与管理,加强冷链食品包装,邮快件预防性消毒,接触校外来人保持安全距离。

3.加强校园食堂管理。各训练单位要定期对食堂进行彻底卫生清洁消杀,开窗通风。严格把关食材采购、运输和配送工作,食品等原料应从正规渠道采购,保证来源可追溯。食品配送应采取专人专车运送,保证校园食品安全。食堂工作人员应落实重点人群常态化核酸检测,实行五天一检。倡导食堂实行分时段、分批次就餐,减少人员等餐排队聚集,就餐排队时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做好隔位用餐。

4.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各训练单位要定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落实清洁、消杀、通风等长效管理措施,组织开展除“四害”行动,强化食堂食品卫生,持续推进办公场所、体育场馆、学校、集体宿舍、餐厅等环境整治。提高爱护环境卫生的责任意识,营造出讲文明、讲卫生的良好氛围,进一步筑牢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健康卫生防线,营造安全健康文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五、应急处置

各单位应建立科学、规范、及时、有效的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结合实际情况,明确疫情防控应急措施和处置流程,当发现新冠肺炎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疑似病例等情况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配合相关部门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一)启动应急响应。若体育场所、体育赛事现场或训练单位发现新冠肺炎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疑似病例时,应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由涉疫单位立即成立工作专班,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配合相关部门落实人员转运、流调溯源、核酸检测等工作。

(二)开展现场管控。若各单位获知本单位工作人员被判定为新冠肺炎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等消息时,应立即实施管控措施,第一时间进行封闭管理,限制人员进出,暂停一切经营等活动。所有在场人员立即佩戴口罩,就地隔离在重点场所现场;立即通知所有已下班人员居家隔离等候调查。在未完成核酸检测排查,不得离开现场。等候调查期间,减少人员聚集。

(三)开展全面消杀。在相关部门指导下,负责组织对重点场所大厅、公共场所、各楼层、各单位以及空调系统进行全面专业消杀,滚动消毒,同时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重点做好感染者涉及活动区域的全面消毒,同时配合相关部门落实消毒过程和效果评价工作。

六、保障措施

(一)物资保障。做好常态化适量储备疫情防控应急物资,储备适量口罩、洗手液、消毒剂、非接触式温度计或测温仪等防疫物资,保证防疫物资储备品种适宜、质量可靠、数量充足、可调可控。

(二)技术保障。各县(市、区)体育部门要认真组织开展新冠肺炎防治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各体育场所、赛事主体和训练单位要加强与属地卫健、疾控部门的沟通对接,在日常监测、消毒消杀、现场应急处置等方面寻求技术指导和支持,避免出现不当消毒和过度消杀可能造成的危害。

(三)宣传引导。要充分利用体育场馆、场地设施的公共宣传平台,大力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健康生活方式、科学健身方法,引导体育爱好者在做好防护的基础上参与健身锻炼,加强自身免疫力,提高健康素养和自我防护能力。

七、本方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并将根据疫情形势和防控要求适时进行调整更新。


政策解读链接:泉州市体育行业常态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政策解读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